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震撼特效再次证明电影是艺术更是工业

时间:2023-06-01 21:16:12阅读:2065
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周末火爆上映。看完影片,感觉简直找不到比“火爆”这个词更合适的说法了。这部影片可以说令人愉悦开心,两个小时让大脑完全放轻松。震撼特效再次证明电影是艺术更是

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周末火爆上映。看完影片,感觉简直找不到比“火爆”这个词更合适的说法了。这部影片可以说令人愉悦开心,两个小时让大脑完全放轻松。

震撼特效再次证明电影是艺术更是工业

作为续集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是合格的爆米花大片,很多影迷打9分甚至10分。给2分的观众,我觉得是走错了影厅。

五年前《环太平洋》中的机甲斗怪兽已经让影迷大呼过瘾,第二部的特效全面升级,破坏场面令喜欢这类场景的影迷快感翻倍。影片设计图已经让人舔屏,大银幕观看更令人赞叹电影工业的精密协作无所不能。

影片的特效多达打1600组。机甲的设计用了4个月,多只怪兽合体变形的镜头动用了5家公司共1600人的团队,耗时5个月。怪兽和机甲身高70至120多米,观众仰视这些造型时,由压迫感而产生兴奋之余,对制作团队惊人的创意与实力也感慨良多。这样的制作水平与工业文明的发达程度是匹配的。

打斗的场景也十分好看,不仅有大家熟悉的悉尼歌剧院出现在背景中,也有西伯利亚的雪原,还有东京和富士山,美国的夏威夷也难逃怪兽魔爪。

而且机甲战士的动作更加潇洒,虽然花样不多,可是节奏和协调感控制得相当自如,可以说是赏心悦目,有点舞蹈的韵味,甚至有仪式感。

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检验影迷行为能力

因此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是一部有着奇幻想象力的燃爆大片,要把漫画中各种机甲和怪兽造型变成豪华影像,供机甲迷和喜欢看机械搏斗的影迷来玩味。这也是一种文化美学,要非常认真的去体会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吸引人一再激赏。其中除了机械文化,朋克文化还有街头文化。

别看影片里面的所谓机甲部队也穿战服,还有组织有纪律地搞军事化训练,实际上他们崇尚的是街头的无秩序。一个合格的影迷,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和做判断。以一种标准和维度来看电影,眼光就太狭隘了。电影也是世界的映像,十分的丰富,多层次的来架构自己的电影认知,乐趣会更多一些吧。当然不排除以挑毛病为乐趣,就像怪兽一样,以破坏为终极目的。

《环太平洋》系列电影的核心是破坏。所谓保卫地球,只是为了维持作品能够面世的正当性。从这样的认识来进入影片,才是正确的打开态度。

《环太平洋》砸烂现代都市的合理性

环太平洋有很多国家,美、日、中、朝、韩、东南亚诸国以及澳大利亚、拉丁美洲等国家。为什么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主要打北半球发达国家,发展中国家涉及极少,甚至没有存在感呢?这仍让要与前面提到的文化联系起来看。

《环太平洋》系列电影的文化之源是巨人文化。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长期处于求生存的弱势。梦想种族中出现超大超强的巨人,解决人类难以克服的困难,为人类开拓空间,阻击各种袭击,对抗各种天灾,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提供庇护,一直是各民族文化中都有的憧憬。

《环太平洋》的人格之源是机器人文化。《环太平洋》中的机甲战士与变形金刚等基于汽车文化的机器英雄完全不一样。变形金刚是自带大脑、灵魂的,人设老家是在外星的,与美国的世界观宇宙观十分契合。而《环太平洋》中的机甲和怪兽,自身没有大脑和灵魂。怪兽是被外星人先驱控制的超级破坏王,机甲是人类制造出来打怪兽保护地球的。

以推崇这些文化发展出来的银幕科幻故事,砸烂环太平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,是有其合理性的,因为大城市本来就是最违反人性的一种存在,只有砸烂这些反人性的象征,才能让倍感压抑纯粹寻求放松的观众感到愉快。而如果去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海滩、森林等自然景观,既不震撼也不好玩。

从这一点来看,我很支持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这类将震撼视觉特效作为最大看点的作品。

影片中三个女性的个性化面孔

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无疑是一部男性电影,但是在选角方面,女性的个性化面孔也令人十分难忘,很大程度上是影片能让人透气的关键。比如卡莉·史派妮,是演员,也是个歌手,年仅20岁。这是她第一次出演大片,此前只出演过一部短片。2018年除了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,她还有四部影片即将上映。她的面孔是典型的美国小甜心。

菊地凛子就更不用说了,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提名,模特出身,演技精湛,各类女性角色都手到擒来,从问题少女到成熟女性,都令人难忘;亚德里亚·霍纳,在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当扮演的朱尔斯是给两位男主角添加佐料的。杰特·潘特考斯和内特·兰伯特都倾心于朱尔斯,朱尔斯很精巧的玩平衡。

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还有些年轻的男演员,但和女演员比起来作用一般。大制作当中起用年轻面孔,继赏心悦目又对行业发展有利。这可能是这部影片在精彩视觉特效之外的最大贡献了。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